当时,石磊的想法远比他在黑卡面前表现的更为复杂。
首先,他必须抱着破釜沉舟的心思,最坏的结果就是免于惩罚的机会被浪费掉。
其次,他想的是,一旦他成功了,在今后的消费中,他就可以掌握一定程度的定价权,那么在面对那些半买半送的“人情”时,石磊就可以予以拒绝,而只需要保证自己制定的价格,依旧低于市场评估价格,使其成为一次超值消费就可以了。
石磊从来都没有把那些半买半送的所谓“人情”真的当成人情,这些所谓的人情,都是需要他付出其他代价获取的。如果可能的话,石磊并不想得到这样的“人情”。
对方卖给他这个“人情”,想要从他身上获取的,必然更多,石磊可不想受限于自己无法定价而导致必须用更多的能力去偿还这些人情的境地。使用能力的代价是暴露更多的秘密,而一旦被人怀疑黑卡的存在,就会导致上次那个证券公司经理的事件再度重演。
这是石磊无法容忍的。
于是才有了这次的试探,这也源于石磊对于程序逻辑的理解。
不得不说,脑域被开发之后,石磊的思维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跟黑卡这种程序的产物接触的久了,他对逻辑的认识也发生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