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多近啊,到时候郑奎寿考虑到节约成本的时候,一定会从运费上考虑。
“喂,老薛,明天有五十吨的杨木,你记得要看清楚质量,三年以下的不要。”
薛长森一直在曹家庄监工厂房。
规模太大,厂房没有一年半载的,建不起来。
里面的工作台什么的,都需要用杨木定做,就算是食堂的桌椅板凳,也得用到。
五十吨差不多齐了。
……
第四天,郑奎寿气炸了肺:
“曹太太,你这是什么意思?合同上可是没说三年的杨木不合标准!”
郑奎寿哪里来得及亲自来一趟,在车上接到被拒签一半杨木的电话,就气炸了。
“是哦,合同上是没写,但是三年内的杨木我确实用不了啊,我厂里是用来做桌椅板凳的。
你说三年的杨木我得损失多少铁钉去定?除非铁钉的钱,你出一半?
这样的话,我中和一下考虑,三年以下的我要了,大不了费点人力物力。”
“…”郑奎寿明显深吸了几口气才缓过来:
“要多少铁钉!”
“一吨,没办法,规模太大!”
“一吨铁钉?” 郑奎寿气的一口老血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