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堂鼓,哎呀,标新立异了接下来就是问答?
这就像大学生论文答辩似的,要是四平八稳的照本宣科,虽然没留下深刻印象,也不会出错呀,这有问有答,出错的几率就太大了,这种时候还是不要那么出风头吧?
这就是患得患失的真实写照。
万长生没有,他只是有感而发,所以还得想想,这种脑海里面根深蒂固的启发来自哪里,是咬文嚼字的把中国古代文人的那些风骨显摆一番,还是……
他选择了讲故事:“我来自宁州乡下一个寺庙村,我的先祖长辈曾经是个和尚,有次他出去外地办事了,正好张献忠带着兵马打过我们那,没粮食就找寺庙里面要,可和尚们认为这些粮食给了兵马,用来攻打蓉都会死很多人,所以宁愿烧掉也不助长这种杀生行为,张献忠一怒之下就把所有人都杀了,等我的先祖赶回去,漫山遍野看见的都是寺庙废墟和尸体,所以我从小受到的教育就是这样传下来的,怀着善心去做事,不媚权贵的保持风骨,用仁义道德的言行规范,来尽可能的帮助身边人,仅此而已。”
当着一排位高权重的领导,说不媚权贵,哪怕是坐在他身后的范校长心里估计都我勒个大槽,年轻人这嘴上就是不把门儿!
可对面那些领导,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