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知道达芬奇的画,那就找来开始钻研达芬奇的,老曹给他说丢勒、米勒的还不错,他立刻在这两位身上耗费了大量的专注度。
有好终须累此生。
就是万长生这种心无旁骛的真实写照。
找到一个门道,那就要钻研透彻,才是爱好的真谛。
在观音庙的时候,就觉得碑林、庙宇里面要钻研的东西一辈子都琢磨不完。
接触西洋绘画,领悟到素描真谛以后,也没有贪婪的四面出击,继续扎扎实实的把知道这几位巨匠作为参悟的重点。
所以这些陡然出现的各种高水准艺术品,让万长生很吃惊,竭尽全力的想理解人家是怎么创作的,有什么样的初衷,又能怎么转化到自己现有的创作中来。
譬如杜雯那样从小见多识广的,说不定随便看看就走了,见怪不怪。
万长生就立刻被磁吸在了国家大剧院外面的大厅长廊,把这里当成了艺术陈列馆似的仰慕。
开始就有不少学生干部嘻嘻哈哈的跟着他一起,好奇的打听万长生看出什么来,他也认真解释:“我是画国画的,不算太懂,但是你们看这个不锈钢很光滑很柔和,这个造型像什么,我觉得像个母亲,弯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大爱无方,大形象和小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