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梁思成,解放前画的那些古建筑记录画,美极了。
这本来就是一种带着工业气息的艺术流派。
但万长生不是在作画,他是在学习储备。
学习自己看见的这些珍品,一辈子也许只能看见一次的这些珍品,捕捉这些珍品身上的闪光点。
珍品之所以成为珍品,往往在材质绝佳的基础上,要么时代久远具有历史意义,要么出自名家精美绝伦。
这些闪光点就是珍品的精髓,光看,光拍照是没有用的。
唯有自己亲手绘制过,才会把这些细节牢牢的记在脑海里,说不定什么时候在艺术创作中就用得上。
这种积累多了,才会在脑海里面产生灵感的火花。
当然有那种天马行空天晓得是怎么想的鬼才脑袋,但大多数天才都是用百分之九十九的这种汗水积累,在某个灵感爆发的时候水到渠成。
所以万长生在那画得很淡定,在他的世界里面周围已经没人了。
来都来了,抓住分分秒秒的珍贵机会,才是他的做法。
这也不违反规定,有些组别比较复杂的维护审查工作,现在都还有人在展柜边一寸寸仔细观察。
梅姑娘拉了几个同事过来看万长生,也都有点瞠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