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停顿片刻,接着又道:“本来结亲之事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上官家通敌叛国,名扬实在不愿与这等罪人同流合污沾上不忠不义之名,我东方家向来是大虞的臣子,绝不做通敌叛国之事,更不想与这种人有所牵扯,还望皇上与太后三思。”
“名扬啊,话不是这样说尽的。”杨太后看着他道,“这女子一没像上官羽一样通敌叛国,二没对不起朝廷,况且她长居江南,又岂可因上官羽的所作所为冤了她。”
杨太后苦口婆心道:“哀家往日吃斋念佛就是祈求我大虞繁盛,更不愿皇帝滥杀无辜,既然没有切实的罪责,也不该迁怒于她,况且这女子一概不知。然上天有悲悯之心,哀家是有意饶她一命,也不辜负先皇所托。”
景帝也接上太后的话,说:“母后有悲天悯人之心,做儿子的也当严于律己,如母后一般勤勉爱民。”
他看向东方月,继续道:“名扬,此婚事于你并非坏事,她身后跟着的是整个大虞的兵权,于你于东方家皆是益处。”
东方月眼中略带嘲弄,他怎么会不知这些人的用意,他们怕,怕三军因此而乱,大虞朝堂朝不保夕,兵权未握手中,任谁也不敢放手一搏,即便那端坐堂上的人是天子,他也不敢任性妄为,说杀便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