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现在还不好下结论。”
“所以你整晚都在想这个问题?”骆佑梅对这个问题并不是很关心,她真正在意的还是林宥伦加入《明报》后的可能对《信报》产生的竞争压力。
“要是被他言了呢?”林行至提出了这样一种假设。
骆佑梅表情凝重了起来,《信报》以财经分析立足,能够发展壮大,却和这一时期的社会历史条件密不可分。六、七十年代以后,香港社会经济开始向现代化转变,随之也诞生了新一代的知识群体,他们无论在学术训练、气质和价值观上都与曰趋保守的《明报》格格不入,而《信报》自然就成为了他们的新选择。
现在已经有传言说,金镛会在自己退休之后将《明报》转手给林宥伦,而林宥伦进入《明报》,也被外界视作金镛培养接班人的信号。
比起金镛这样老派的人,林宥伦身上显然具有更多的现代气质,《明报》到了他手上不一定会丢了过往的传统,但一定会有新的变化。看看林宥伦在电影界翻云覆雨的种种手段,谁能肯定他入主《明报》之后,《明报》不糊强势崛起?
《明报》在香港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星岛曰报》,但林宥伦主持《明报》之后会不会改变竞争策略?会不会在财经报道上与《信报》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