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抄自己的后路呢?
对于冯见雄来说,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
至少杰克马是这么以为的。
在人工智能领域,至少在2015年以前,因为“谷歌家的阿尔法狗击败李世石,又击败正牌世界冠军柯洁”等事件还没发生,所以资本界对“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的砸钱,还是比较理智的。
这个领域的人才价格,也至少比后来低了几倍,甚至几十倍。
资本风口还没到来。
2015年之后,但凡是个打着“深度学习”专业方向的名校博士(这里所谓的‘名校’,是特指多伦多、MIT、普林斯顿和斯坦福、UC伯克利等几家名校,清华什么的不能算),稍微有一两年项目经验(哪怕是读博的时候跟着导师做项目也算)
那么,互联网巨头基本上都会出至少50万人民币以上的月薪延请。(如果是清华级别的,30万以上也行。而2015年以前,这样的新手10万都拿不到,也就比同等年龄/资历的码农,高出不到3倍。)
至于那些很早跟着扎克伯格做过人脸识别项目的、或者跟着谷歌做过智能图片引擎的,能独挡一面当项目技术服务负责人的,在2015年之后的行情,都是几百万到几千万美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