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上都是为了方便做工挣钱,挣回来的钱也都交给你了,这个家里这么多张嘴吃饭,但往家里拿银子的也就俺们四个。”
“娘,你今日不同意,那俺们就都住在家里,跟老大家一样,只管吃,不管挣银子!”
裴春花这些话,一针见血地戳中了余老婆子。
余多银父子三人每日加起来能赚八十文,加上裴春花的二十文,就是一百文。
一个月就是三两银子!
这个数目的收入,在大贵村绝对算得上靠前的了。
余老婆子当家,自然知道家里的全部情况。
大儿子余多金一家人虽然多,却是懒的懒,小的小。
裘氏嫁过来一直是在生娃带娃,从没下地忙活过,家里的事也极少沾边,时常找各种借口躲懒。
余多金做事也特会偷懒开溜,家里的农活,他出力最少,却毛病最多。
好在有余年这个大孙子,他一个顶俩,多半时候都是把他爹余多金的那一份力也出了。
余多银一家四口,平日里父子三人在镇上做工,工钱全部上交,农忙时就回家帮忙。
裴春花一人又包揽了家里所有的家务活,洗衣、做饭、喂鸡、养猪……
可以说,整个余家,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