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组织指挥下,士兵们发动了这场群众xing自发xing的救亡运动,没有幕后主使者。
有人提出,当时唐玄宗身边的宦官高力士是兵变的主谋。高力士在唐代首开宦官掌管中央政权的先例。“每四方文表,必先呈力士,然后进御,小事便决之”。朝中官吏上呈的奏折都要先经过高力士。然后再上呈给皇帝,小事就由他直接决断了,这实际上已经是后来所谓的“内相”了。朝中有了内相,必然会与外相也就是宰相为了争夺权利而发生冲突。特别是遇上想弄权的外相,如李林甫、杨国忠之类,就一定会闹到水火不容的地步。因此,高力士有兵变的动机。而他又深得玄宗赏识,手握大权,也就有了谋划兵变的实力。
而最受主流认可的,其实也是笔者觉得最有论证依据的,还是太子李亨最站得住脚。
为什么,
咱们从兵变以后的受益情况来比较呀,马嵬兵变是一次成功的政变,兵变后的最大受益者一定就是幕后主谋者。在兵变之后,高力士仍随唐玄宗到了蜀地,不仅没有获得任何实际的政治利益,反而处境艰难。而李亨自兵变后分兵北上,彻底摆脱了其父的控制,在灵武自立称帝。显然。他是马嵬兵变最大的获益者,兵变的幕后主使,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