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美院啊美术馆啊看画展受熏陶,云才吊儿郎当,有时讥诮有时愤怒,万亿就是观音菩萨,不怒而威,云才是拿她没办法。
这天,又去美院看画展。
第467章
这个品画儿嘛,各有各的眼水高低,你也不能一竿子打下去非要人觉着这画儿就是好或者不好,品味,bi迫不得的。
眼前这是一幅“蓑衣图”。
蓑衣对北方人可能比较陌生,这边的孩子对蓑衣的了解仅限于诗歌。张志和的“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意境极美;柳宗元的“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心象孤傲;但他们生活中只穿过雨衣,未见过蓑衣。
可是蓑衣是最古老的雨衣,《诗经》中就有“尔牧来思,何蓑何笠”之句,那时的蓑笠和后来的蓑笠是否一样不得而知。咱能见到的蓑衣都是用棕榈皮编成的,深棕色,蓬蓬松松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量的乡村家具涌入城市,许多老乡顺手将蓑衣也带进城,云才家里就有一件,当装饰品挂在墙上。
所以这孩子有生活实践呀,她知道真实的蓑衣很重,即便未湿披在身上已是沉甸甸的了,多少还有点儿行动不便,如果雨天披在身上,想想也就是画面很美而已。于是在她眼里这幅“蓑衣图”便严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