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果论文中一些理论稍显薄弱的点陆续被挖掘了出来。
杨果真的是感到心服口服,虽然他的天赋可以用妖孽来形容,但是中文不是他看一年书就能够学得透彻的,在老教授们的点拨之下,杨果才汗颜地发现,自己其实还只是半桶水,哪个方面都急需补强。
不过,副部长走了之后,杨果发现了一点问题!都说是研究小组了,怎么好像,研究的只有他一个人?
正确来说,好像变成了杨果研究他的理论,而老教授们都研究他?
“小杨啊,你这儿的三对比定律,是不是会跟古文中的拟声通词产生冲突?”
前面听着还行,老教授的指点一针见血,这个小节的定律或许需要杨果制定出例外规则。
不过,后面的话就有些不对劲了:“小杨啊,你得从……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回去好好想想,不要不当回事儿,两个星期之后我要看你的思考成果!噢,你还没有我的邮箱对吧?我写给你。”
怎么就变成了作业的形式了呢?
而且,所有的老教授好像都不约而同地给杨果挑刺出题,仿佛他们不是一个研究组的,杨果才是研究员,他们是旁观者或者监督者而已。
这算是因为资历被“压迫”了吗?杨果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