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徐枚,在方教授和曹少两人的资源相助下,已成2005年最强势崛起的新人。
专辑上市才没两天,不知哪里冒出来许多乐评人,把三强选手的专辑放在一起比较,捧二踩一,盛赞徐枚和张扬宁专辑的高水准,从专辑的选曲,歌手的发挥,甚至是徐枚的MV都被拎出来大夸特夸。
李梦娇就成了可怜的对照组,乐评人认为李梦娇的专辑没有深度,宝岛来的制作人,对内地乐坛水土不服。
购买专辑的歌迷,本来不会注意到袁凤荟,有人特意把袁凤荟在宝岛的“劣迹”翻出来,觉得李梦娇找袁凤荟制作专辑不仅是星途堪忧,连智商都成迷!
“天赋再好,不认真对待,终究会是昙花一现,只有经过时间的检验,才知道哪些人是真的适合做歌手。”
这是批评李梦娇不敬业的。
别人都宣传,你不宣传,专辑销量自然卖不过徐枚。
乍一听很有道理,但袁凤荟是什么人,从这些密集的乐评人点评文章中,嗅到了真相。
她竟小看徐枚了,找到金主后,徐枚都有钱买通稿了呀!
袁凤荟气到要手撕徐枚。
这样的招数,袁凤荟不是不会,但她一直没动手,没想到反被徐枚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