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针对键盘侠。
郑致和接了这个案子后积极推动,还去拜访了自己的导师,导师觉得这个案子打完了发一篇论文没问题。
谁说网络是法外之地?
谁说未成年人就没有名誉权了?
人家只要愿意维权,又确实能找到造谣的用户,那就能告!
确认了论坛上的匿名用户是韩琴后,法院又给韩琴补了一张传票,第一张传票让韩琴愤怒,第二张传票则让韩琴窘迫。
她在领导、同事和下属们面前遮掩的事,一下就被揭开了。
韩琴总觉得编辑部一些人在背后对她指指点点。
这一次,总编再找韩琴谈话,态度就没那么好了。
韩琴诡辩:“帖子是我发的,可我说的都是实话,发帖时间也在蓉城出版集团炒作之后。”
总编看着韩琴,语气有点意味深长:
“我看这不太像普通的炒作,即便真是蓉城出版集团那边安排的,他们这样硬气,是不是有什么仰仗?你要把这些事处理好,别的不说,输了官司,你难堪,杂志更难堪。”
有什么仰仗?
不用总编提醒,韩琴其实也想到了。
硬气是需要有底气的,邹蔚君的底气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