喉头一哽,其实有袁凤荟这个态度就足够了,他不是真要和年轻人争什么:
“算了,还是请别人做评委吧,找个名气更高的金牌编剧或者内地文坛的知名人物,可以让比赛结果更有公信力,我没有在说反话,我是很认真的!”
袁凤荟断然拒绝:“我也很认真告诉你,三个评委,你和闻樱各占一席之位,剩下的一个留给蓉城出版集团安排。”
袁凤荟不与张光真多废话,听见导演喊了卡,直接冲着闻樱招手。
三言两语讲了张光真的顾虑,袁凤荟问闻樱有什么看法。
此刻的闻樱一点都没有抗拒上镜时的扭捏,态度不仅坚定,甚至是罕见强硬:“张老师要不当评委,我也不当了。我不觉得比赛公信力需要担心,如果谁质疑评委水平,那他大可不用投稿参赛,我们出钱又出力的征文比赛,难道还要听别人的指挥?”
别逗了。
不管谁当评委,仍然会有落选的参赛作者心中不服。
征文比赛不像理科竞赛那么结果明确,可以用分数评判,征文稿件的评判肯定会受评委主观喜好的影响。
不仅是首届“天骄·星光杯”,任何征文比赛都是如此。
如果介怀这一点的作者,完全可以不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