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腕》、《手机》、《非诚勿扰》等这些令人捧腹大笑的电影,试问谁没有看过?
这些电影几乎成了一代人的记忆。
冯晓刚和他的冯氏喜剧不但开创了贺岁片这个概念,不夸张的讲,还是中国商业电影的开创者。
就凭这一点,冯晓刚就有资格跟国师和凯爷并称国内三大导。
当然后世有很多人声称裤子不配跟前面两位相提并论,国师和凯爷都在欧洲三大中获过大奖,裤子有什么奖?就凭金字塔、金贝壳这种乡镇企业奖吗?
同时裤子还是半路出家,在出身方面就比科班出身的国师和既是科班又是电影世家出身的凯爷要低一个档次。
事实上在审美和技术方面,冯晓刚确实要比这两位差,而且差距还很大,但在电影的故事性方面,他要明显胜出前者。
当然如果非要分个高低,那么国师无疑就是标杆,要不然也不会被称为国师,国家的重大活动也不会每每由他执掌导筒。
而凯爷在美学和技术方面跟国师不相伯仲,在演员调教方面甚至更甚一筹,但他却比国师还要不会讲故事,而性格的缺陷更是限制了他的进一步发展,在未来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都在吃老本。
冯晓刚最初就是一个出黑板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