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六百六十八章 东京影展(2/6)
热门推荐:
斯坦尼康的出现,就在这方面降低了摄影师的门槛。这个所谓的斯坦尼康同样也是美国人发明的,人家七十年代就在用了,然而传入中国整整差了二十年。
无他,就跟如今的所谓航拍一样,太贵了。
但是引进中国后短短几年的工夫就普及了,如今别说是拍电影了,就是拍电视剧恨不得每个剧组都要来上一套斯坦尼康。
航拍也是一个道理,原本拍摄那种大场面鸟瞰的镜头。场面小点就用大摇臂,贺新在拍《爱有来生》时,于姐姐就喜欢用大摇臂由上至下俯拍全景,各种横移或者上下的镜头。
场面大点就用那种吊臂能够伸出几十米高的大吊车,复杂一点,就用两台吊车? 中间连接钢丝绳? 把摄影机架设到钢丝绳? 通过绳子的抽动来控制镜头,已达到航拍的效果。这种不但费时费力,难度也很高。
要不然就是运用飞机实现真正的航拍。就象吴雨森在拍摄《赤壁》的时候,据说专门有直升飞机在现场待命,以便随时随地进行航拍。
但这种只有财大气粗才有可能实现。冯晓刚当年拍《天下无贼》时,为了拍摄刘得华和奶茶开着宝马车从草原上的羊群中开过的镜头,还专门花26万买了一架学名叫“凌空鳄鱼”的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