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溯流文艺时代 > 正文 第三七一章 非常适合拍电影
疑惑道,“虽然这些我不明白的笑点不妨碍它是一部有意思的,但我还是想知道YU为什么这么写。”
    众人都看向了副会长刘雨昆。
    这里,就刘雨昆最了解中国文化了。
    他们很多人在读这本的时候也发现了,其中有些明明应该是笑点的地方,却感觉不到好笑。
    这种情况不多,如果数字化的话,那么十个笑点里面大概有一个是这样的情况。
    刘雨昆笑着说道,“这不仅仅是文化的差异导致的,其实里面有些笑点,即便是中国人来看也未必能够领会。”
    “为什么?”卡拉格满脸疑惑,“那这些笑点是为谁准备的?”
    “是为一些了解中国文学圈——或者说了解YU朋友圈的读者准备的。”
    说着,刘雨昆拿出一个本子,“我来给大家解释一下其中一些比较关键的点,比如主角的名字。”
    “主角的名字也是个点么?”
    “当然,你们听我解释完就知道了。”
    刘雨昆在本子上写下“毕东华”三个字的拼音,继续说道,“你们都是YU的老读者了,应该对中国人名的结构多少有些了解。毕东华这个名字其实是三个独立的汉字,而每一个字就代表一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