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在文学上面的造诣不如徐择臣。
他高二的时候写了人生的第一篇,自此立志要当作家,然后才上了中文系。
去年暑假的时候,他成功发表了一篇散文,还拿到了十几块钱稿费,在他们淮阴师范还出了点小名。
后来他顺利通过考试,拿到转校金陵大学中文系的名额,更让他信心大涨,认为自己是天纵奇才,但是今天他在于东这里却只得到“还可以”三个字。
说实话,他心里有点儿不服。
于东看出来徐择臣很失望,笑呵呵地重新翻开他的本子,“你现在的量还不足以支撑你进行太过深入的文学研究,比如这第一篇……”
在如今这个网络还不太发达的时代,量能够直接从写出来的东西里面看出来。
而于东之所以会提到量,是因为这个东西至关重要。
量的重要性,对做学问来说自不用说,而对于文学创作来说,量也尤为重要。
有人喜欢说余桦跟莫言学历不高,读书不多,他们俩自己也喜欢调侃自己读书少。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金艺,这两个人的量,也只有于东一个人能够比得上。特别是莫言,凡是聊到某个作家,不论中外,他总是能够接得上。
他们俩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