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领域那些大地主、大商人,都是他们的一份子,有内阁和曹化淳理政,皇帝愿意玩儿就玩儿呗。
第二,以太监和锦衣卫缇骑为骨干构建的宪兵营输给四卫营后,能够让皇帝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对练兵死心,别整天对辽东局势指手画脚。
第三,一旦宪兵营输了,皇帝权威受损,崔呈秀死后,新上任的兵部尚书正好能够以此为契机蚕食皇帝手里的兵权。
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崇祯二年春,四卫营选出的2000精锐在燕山地区一败涂地,宪兵营因而名声大噪,韩旷等人表面盛赞,内心很不爽,至于不了解内情的官员则认为那个名字怪怪的宪兵营之所以能赢,主因是四卫营的武官放水,毕竟一旦赢了皇帝,搞不好会被记恨,往后的日子铁定不好过。
除了弄出个不伦不类的宪兵营,皇帝还有两大嗜好,第一个是好为人师。
在扩招了几百个演武小太监后,他又把近两年入宫的太监聚集起来,自己扮演老师的角色教他们读书写字。
你说他玩角色扮演就玩角色扮演吧,教的东西却非四书五经,教的是啥?数学、地理、生物、科学……
关键是这种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书籍都是他自己编写的,又命御用监印刷成册,发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