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各种与时俱进的糕点有着天壤之别。
它的做法古朴却又复杂,耗费时间不说,还得耗费不少的人力。
但是,它的味道却是如今那些五花八门的糍粑们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白糍的原料十分简单,就是糯米。
糯米煮成饭之后,放入石臼中以石臼为盘,木头为棍,几个男人为成一圈,你一木头我一木头的擂打那白花花的糯米饭。
直至将每一粒糯米饭都擂打得失了原型,与其他兄弟姐妹合为一体之后,还得继续擂打。
要擂打到看不到一粒米饭,且每一处都同样细腻柔滑且富有韧劲的时候,这白糍才算完成了一半。
糯米饭被硬生生擂打成粉团之后,再由妇女制作下一道工序:将这硕大的糯米团分成若干个只有娃娃拳头大小的粉团,然后一个个掌圆了,再拍扁了,再往早已经备好的芝麻花生碎里躺一躺,趴一趴。
这一躺一趴之后,被拍扁的糯米团两面都沾上了密密麻麻的花生碎跟芝麻的时候,这传说中的白糍才算是完工了。
白糍因是用糯米饭做的,且经过无数次捶打,所以味道绝不是糯米粉做出来的糕点可以相提并论的。
那白糍吃起来非但不像其他糯米制品一样腻味,而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