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人占了四成的份子之外,墨龙投入的这一百万算是比较多的。其他投资者大都是5%或者8%左右的份子。
这个冷库与其说是一种投资,还不如说是一个利益共同体。
这可不是刘墨昂瞎猜的,别的不说,光看这些投资者的身份,就知道这座冷库到底是为啥盖起来的。
这些投资者之中,除了墨龙之外,其他的人全都是搞与通信有关的行业的。
有搞铁塔维护的、有搞基站建设和基站维护的、有搞线路传输的、还有专门搞网优的……
反正参与投资的这八个人之中,有七个是搞通信工程的。
同行是冤家,这句话在别的地方或许适用,但在高原、西疆这些地广人稀的省份,这句话就有着极大的局限性了。
比如说在高原你签下了一个从日光城到巴宜的架空光缆传输工程,而且甲方要求要新建一趟杆路。四百多公里的长度,你说你一家工程公司怎么干吧?
高原做通信工程的公司,大都是一些大型通信工程公司的分公司,比如中通建高原分公司,各省邮电通信公司在高原设立的分公司。
这些公司的母公司都有很强大的施工能力,但在高原的分公司施工能力未必就有那么强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