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立的氛围。
文中虽然没有使用任何比较强硬的词汇,又或者是断言。但无处不在暗示和诱导读者去往双方对立的方向去思考。
撰稿人,袁舟子。知名评论家,打假人,其公共社交平台的粉丝数量大都数百万。
孟繁岐看到这个名字,眉毛皱得都快拧不开了。
即便不关注此人,他也大概知晓这是个怎么样的狗皮膏药。
早些年干得都是些打假的事情,倒也让路人有三分好感。
但不知不觉之间,就开始变得魔怔了起来。
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容不得半点质疑,但对别人的怀疑和指责却不需要半点证据,全凭一张嘴。
越到后期,他怀疑的事情就越多,指责的事情就越多。
在孟繁岐的印象里,他后来打假多个知名院士/科学家,经常拿不出什么证据。
频繁针砭时弊,预测社会或国际事件,也经常南辕北辙。
其人后来好像因为名声太臭,离开围脖跑到美国去了,而后便没什么消息,孟繁岐也渐渐将此人遗忘。
“这点小事,怎么会惹上这种难缠的家伙?”孟繁岐感觉事有蹊跷,他印象中这人很爱去蹭知名人物的热度,自己这种无名小卒他怎么会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