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增大,一旦飞行员操作失误,使得图154客机的迎角超过临界范围,整个飞机就会失速,届时除了机毁人亡没有别的选择。
同类型的还有MD—82系列飞机,不过麦道公司公关做得好,再加上飞行手册上制作的细致,规定MD—82系列飞机的最大迎角不能超过多少,并且利用计算机严格控制,这才没让MD—82系列飞机成为图154客机那样的飞行棺材,但与同类型飞机相比,事故率还是要高出不少。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大型客机还是小型飞机采用T型垂尾布局的航空器起飞爬升阶段都如同大家闺秀一样,不可能一上来就来个大迎角不管不顾的往上冲,而是会徐徐上去,缓缓飞行,然后平飞状态下展示速度和操纵性上的特长,之所以如此,就是怕一个拉升没做好,将飞机陷入失速。
可刚刚升空的TM—9型飞机却打破了这样的常规,尽管其展现的旱地拔葱并没有那些欧美战斗机那种65度,70度那般变态的程度,但也接近50度,虽说发动机位于前端,相较于后置的发动机,整架飞机的重心配置更加合理,不过T型垂尾布局在大迎角状态下容易失速的规律是不会变的。
除非……
几个内行的记者们互视了一眼,其中一位诧异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