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800公里的半径远远超过强5小身板能够承受的极限。
不仅如此,从二线机场起飞的强五要是带着普通航空炸弹过去效率上实在是不够高,毕竟在高烈度的战场环境下,普通航空炸弹的命中率实在是低了点儿。
特别是对那些坚固的钢筋棍凝土半地下工事,如果不能直接命中很难将其摧毁。
因此就必须具备精确打击,一击致命的本事。
载弹量要增加,航程要增加,精确打击能力要增加,与此同时成本要适中,战斗力生成要快。
怎么办?
一句话,把强5改的连妈妈都不认识就对了。
当然,最后成型的强5H并没有真的连强5的老娘都不敢认,基本的结构还是承袭自强5,只是在材料、发动机、武器系统以及保形油箱上对强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加强。
特别是内部的“远见”3综合光电系统,其原型已经在轰6的最新改进型上得到了部队的认可。
顺便说一句,西北航空制造厂如今与腾飞集团就轰6的改进型已经建立了十分紧密的合作关系,搭载腾飞集团出产的WD—58SM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远见”1综合光电系统瞄准系统以及在靶—5无人机基础上发展出来的DZB—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