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式下的FBC—1A战斗轰炸机飞得足够低。
至于有多低,刚才第三块监控屏幕上,遥测设备给出的数据是距离地面平均距离为25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
两侧山峦的平均海拔在800米左右,25米等于是擦着山底下的树梢在飞。
换句话说,如果发动机的尾焰大一点儿的话,都能把高大一点儿的树给烧着喽。
然而这对防空兵部队领导这位老防空兵来说并不是关键,重点是这个高度对世界上任何一支防空部队来说都是近乎无解的存在。
没办法,谁让地球是个球体,而雷达波在沿着球体扩散时总会出现死角?谁让山峦起伏的太行山脉地形复杂,各类天然杂波数不胜数?
而这些天然的物理因素无不是防空兵部队想要克服却永远也克服不了的最大BUG。
但这些防空兵部队的BUG,却在合理的运用下,能够成为空袭部队最好的防护外衣。
对此防空兵部队领导比谁都清楚,1000米高度,雷达发现空袭飞机的概率是100%,等到高度降到100米,雷达发现空袭飞机的概率便会急速缩减到30%。
等高度下降到25米的时候,雷达发现的概率就只有区区的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