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在是太纤细了,以至于从某种角度上来说真的很难归类为导弹之列。
要知道伊斯坎德尔可是经过无数次的试验和论证才确定现在的尺寸数据,真真是多一分太重,少一分太轻,绝对的将将好。
可是DZB—211却从弹体到弹径比伊斯坎德尔小了两圈儿,但性能和作战效能上却并不比入门级的伊斯坎德尔差多少,这说明什么?
很简单,中国在短程弹道导弹方面已经蹚出了一条康庄大道。
但也正因为如此,巴洛托夫更加不解,明明是很不错的导弹,为什么偏要冠以制导火箭弹?难道是为了低调?
说实话,这个问题郑权礼也很难回答,因为他也困惑,中国腾飞为什么将这么一款不亚于任何一款短程导弹的武器命名为远程指导火箭弹。
当然,这个问题如果是庄建业在此的话,那就很简单了,只一句话就能解释,真正投入现役的DZB—211并不在陆军和第二炮兵,而是放在空军。
型号的名称也不是蓝军旅装备的DZB—211远程制导火箭弹,正式的名称是DZB—221空射弹道导弹。
这也就可以解释DZB—211为什么整体为什么这么纤细的原因所在,其主要作战平台并不在陆基而是空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