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年内拿出五款量产的舰载机机型;难怪中国腾飞可以在FB—200-200\\400上做出令人咋舌的让利和优惠。
靠着这套依托自动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革命性的生产流程所提供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优势,中国腾飞真的是想怎么任性就怎么任性。
这样一种近乎于用技术碾压式的垄断优势,试问在场的这些个有各大航空制造厂背景的专家们谁不眼热,谁不想要?
可问题是动辄数年、十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又有哪个航空制造厂能够做到?
要知道,无论是工控软件、柔性工装、专业设备还是JSNB系列工业设计软件,中国腾飞最开始做的时候可都是没有国家资金扶持的,而且上马之初根本就看不到成功的希望。
因为国外的品牌和服务已经很成熟,完全可以花更少的钱拿到更优质的东西。
相比之下,用更大的成本去开发一整套明显不如国外成熟品牌的东西,且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收回成本的希望,这对一家国营大型航空企业的负责人来说完全划不来。
毕竟上级的考核指标就摆在那儿呢,你跟上头说我这东西二十年后如何如何,上头就算明白你的良苦用心,也免不得说一句:“我知道你是为厂子的将来好,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