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儿放在后续的服务上,哪里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利润之海。
连常人一旦形成习惯都不容易改变,工业领域就更是如此,某个生产厂认准某个品牌的机床,哪怕损坏报废了,也会想法设备购买另一套该品牌的同类设备。
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已经上手的工人操作习惯,加工出符合要求的部件儿,融入到整个庞大的生产链条。
中国腾飞显然这种独属于工业领域的巨大消费惯性门儿清的很,所以在自己独一无二的领域上押注后续的巨额服务费。
因为现如今除了中国腾飞有这套东西外,找出第二家,可一旦用中国腾飞的并形成习惯,那就等于对中国腾飞建立起高度的依赖。
尽管维护合同只有10年,但10年之后应用这套模式的企业谁敢真的剥离中国腾飞单飞?还不得乖乖的跟中国腾飞签订下一个10年的服务合同,继续每年按部就班的上供。
这还算好的,若是中国腾飞技术突破,来两次大幅度的升级,相关企业跟还是不跟?
不跟,竞争对手要是升了级,生产效率提上来,自己就会陷入被动;要是跟的话,势必又要给中国腾飞一大笔升级服务费。
总而言之,中国腾飞靠着这种新制造模式做得根本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