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是如假包换的碉堡。
也正因为如此,一号招待所哪怕经历数十年的风霜雨雪,整体格局依旧完好如初,稍加改造便成为顶好的大酒店。
连招待所都如此,就别说那几个更加重要的生产厂的,可以说个顶个都能当碉堡去用。
前身如此,作为继承者的中国腾飞自然要把这个光荣的传统延续下去。
所以中国腾飞的厂区建设预算之大,施工难度之高在业内都是出名的,特别是位于棉花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厂,起初时由于中国腾飞实力有限,因此第一代小型航空动力厂的标准比较一般,可随着中国腾飞的体量驴打滚的往上翻,对航空动力厂的建设标准那也是水涨船高。
以至于承建航空发动机生产厂的施工单位都会私下感慨,中国腾飞建的根本就不是啥工厂,分明就是用来应对世界末日的安全屋。
不过抱怨归抱怨,中国腾飞的工程各家建筑单位还是争着抢着去竞标的,难度大,标准高是很麻烦,但麻烦的同时利润也是高的吓人,大把赚钱的工程试问谁不爱?
不仅是建设单位,厂区所在的地方上同样对这样的高标准一万个支持,原因很简单,你的标准高,难度大就意味着建设的投资不是一般的大,这么大的投资可是分分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