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都市小说 > 腾飞我的航空时代 > 正文 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产能
量,要求生产单位在2010年前完成空军六个战斗机飞行团的换装,并至少有两个战斗机飞行团形成初始作战能力。
    成功集团尽管早年引进了部分中国腾飞的脉动生产线技术,提高了飞机生产的效率,可问题是部分脉动生产线技术终究不是全套实用化技术,再加上成功集团下属的几个重要配套厂在黄峰调离成功集团后,整体的产业升级步伐放缓,没有借着中国腾飞升级的步伐,成功完成自我的技术革新,导致整体的效率并没有本质的提升。
    如此种种叠加在一起,使得成功集团的十号工程量产型号的年产量只有区区的18架。
    平均每个月生产1.5架。
    这个效率放在平时已经算很好的成绩了,要知道东北航空工业负责生产的苏—27国产型年产只有12架,平均每个月只有一架的产量。
    这倒不是说东北航空工业保守,不上脉动生产线,而是源自苏联的整套苏—27的生产体系本身的冗余度实在太小,中国腾飞曾经组织过相关的精干力量在东北航空工业生产基地研究了大半年,硬是找不到能够融合苏联原装生产线的办法。
    当然了,依照中国腾飞的能力,抛开苏联的原装货,重新上一套资产的脉动式生产线也不是不行,可这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