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尼罗河泛滥时便可以覆盖到较大的范围。”
“其次,当流域周边的沙漠,在汛期被尼罗河泛滥的洪水裹胁的沃土冲刷后,就有可能形成肥沃平原。”
“而当尼罗河泛滥后,由于蒸发量巨大,以及和地表渗透性强,这些优势,再加沙子削山填沟的天然特征,所以汛期过后的尼罗河周边,并不会出现大型的湖泊和沼泽。”
“要说这一点,现在来看或许会因严重缺乏天然的蓄水功能而成为极大的弊端,但在五六千年前,这一点却恰好对埃及的文明发展十分有利。”
湖沼具备天然蓄水功能,可开发利用的难度较大。
要用于农业,那就需要人类去筑堤修坝,开渠引导。
至于沼泽,开发成农田的难度更大。
数千年人的埃及人只能靠天吃饭,技术和资源储备极端落后,根本无法对湖沼有效利用。
别说修堤坝了,连水渠都不怎么会用。
没有那个能力。
尼罗河下游的特殊地理环境,正好不具备形成大型湖沼的可能。
泛滥过后的流域周边,有充足的水和沃土成为初级农业的最合适场所,埃及农民也可以尽情播撒和收获。
这一点是其他许多地区不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