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如此看来袁绍连跟宋逸晨比较的资格都没有,只是宋逸晨带的兵实在是太少了。这也是一开始袁绍想要跟宋逸晨翻船的原因。
宋逸晨也不给大家纠结的时间:“吾兄袁本初四世三公,门多故吏,汉朝名相之裔,可为盟主。”众人一听均是大喜,这下不用选择困难了,人家主角都愿意让位了,他们还有什么好说的?!
曹操听到宋逸晨的话后欣慰的看了一眼宋逸晨,之前他已经从宋逸晨带的军队之中猜测到了他无意盟主之位,毕竟要争选盟主的话,士兵数量是必不可少的,而宋逸晨带来的是骑兵,养5000骑兵的钱粮可以用来养15000步兵,若是宋逸晨有意于盟主之位的话,绝对还是带两万步兵来更有益,绝对不会选择更有实际效用的骑兵。同样的他也怕因为一个盟主之位导致联盟无法会盟,那对于大汉来说是天大的损失,宋逸晨肯主动相让
有了宋逸晨的提案之后,各诸侯纷纷复议,在经过虚伪的三劝三让之后,袁绍“勉为其难”的做上了盟主的宝座,这让宋逸晨都纠结不已,做人现实一点多好啊,何必如此虚假?!
同样袁绍也是个识时务的人,为了报答宋逸晨,他给宋逸晨安排了一个副盟主的职务,对此宋逸晨也表示无所谓,反正他就是来跟团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