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微微一笑:“破案去了。”
苏浅浅疑惑道:“破案?”
陈文说道:“嗯,我一件件给你慢慢说吧。你暑期公益同组成员,叫什么名字?”
苏浅浅说道:“我们组一共三个人,除了我,师姐名叫郭燕,师兄名叫彭杰,都是我们财经大学大三的学生,哦,他俩现在已经大四了。”
陈文问:“他俩都是沪市人吗?”
苏浅浅摇头:“两人的家,郭燕不是沪市人,彭杰家是沪市的。”
陈文吃了一块排骨,又问:“他俩在你们学校团总支是什么级别?干事还是委员?”
苏浅浅说:“他俩都是干事。”
陈文想起自己老妈嘲讽老爸的台词,笑着说道:“他俩进步真够慢的,从大一忙到大四,还是个小干事。”
苏浅浅说:“现在已经大四了,他俩如果最后这一个学年不能升级,恐怕毕业材料上就只能写干事了。”
陈文问:“干事和宣传委员什么的相比,哪一个对当事人更有好处呢?”
苏浅浅立刻回答:“肯定宣/传/委/员更好啦,不管是留校工作还是毕业分配去其他单位,都更有优势,就像学生会各部门部/长/副/部/长一样。”
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