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建立后,于605年正式设立了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下,不管平民、寒门、士族都一视同仁,只要通过考试,都可以入朝为官。而考试的官方教材,也变成了儒释道融合后的经典。
这样,政府的官员来自所有中国人,政治理念也集合了中国人的智慧。政府也就成为代表全部中国人的政府,不再是少数贵族的专政。直到1000多年后,西方才参考科举制度,建立了现代的“公务员”考试制度。
至此,中国用400年的代价,走出了儒教的“中世纪”,中华民族再次繁荣、伟大复兴!
华夏民族首一致于秦朝,一般来说称其为“秦人”“秦族”是顺理成章的事。为何会弃“秦”用“汉”,难道真是因为秦朝残酷不得人心?
自汉至清两千多年,各朝代国号数十个,先后有“秦人”、“唐人”、“桃花石”之称,但都被“汉人”逐一打败,“汉人”早已与历代国号无关,变成汉民族的专用词。汉朝后,“汉”国号仍为后世许多汉族建国者沿袭,乃至许多匈奴人、沙陀人等非汉族建国者也以“汉”为国号。这在别的国号上十分罕见,他们为何如此?
从最早汉帝国的汉人到现在凌驾于一切国号之上的汉族,“汉”是怎么完结这难以想象的转变,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