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么?而他宗室又是什么,当然也是大地主咯。由于土地兼并问题的第一次大规模爆发,统治阶层连连应对失败,最后干脆就不玩“火”了,洗洗牌,大家一团和气糊弄过去就得了,所以东汉的土地兼并问题,便只会在上峰暧昧的暖被窝下面,越捂越严重,大地主与大奴隶主只会越来越大,自耕农、佃农、雇农乃至奴客,只会越来越小。地方上的郡望族、县望族便会通过这种经济上的机会,实现经济实力坐大的一步。
而后,由于在汉制中,郡县长官的下属不归朝廷任命,而是守令自行征辟,县级大地主大奴隶主与郡级大地主大奴隶主,砸钱培养点学问也是没问题的,一旦自身或后辈通过征辟与察举成为汉帝国二千石以上的官僚,入仕第一人以后的整个家族便能通过权力的毛细血管,托人脉、找关系,通过一层层的婚媾关系(姻亲)、门生关系(经律)、主吏关系(官宦),安插编织起自己在郡、在县的关系网络。哪怕第一步是通过“买官”得来的(东汉多得是这种机会),也能照样编织不误。这是实现地方政治坐大的一步。
与前一条并行不悖的是,无论是经学,还是律学,还是经律双修,大地主与大奴隶主总是有最大优势砸钱培养的,毕竟竹简不菲、求师不易,那么占据经济地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