允白姑且就这么信。
其实信不信的,对苏允白来说差别也不大。她刚换了个工作环境, 正是急着出成果的时候。她的全部心思因此都被工作占据了,哪有什么时间和精力去关注霍启年?
时间已经进入十月份, 苏允白正忙着申请项目。
她虽然领导过大项目, 也做出过很卓越的成果, 但那是在国内的事。很多时候, 中国和美国之间是有壁的。在国内的经历放到美国, 人家未必会认,所以苏允白也不敢指着过往论英雄。
撇开资历不谈, 她能依仗的也就是一个足够吸引人的项目文书了。
苏允白为此花了很大的心血。
也不是苏允白的得失心太重,而是对于现阶段的她来说, 申下来一个项目,实在太重要了。
应该说, 对于任何一个处在上升期的、在美国高校工作的科研工作者来说, 项目的吸引力都是巨大的。
在国外的高校,没有项目就意味着没有资金,没有资金就意味着招不起学生, 带不起队伍, 搞不起科研。
这是直接跟职业生涯相关的大事。
尤其当你已经做好了规划, 就差这其中最关键的一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由不得你不着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