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的反应。
弧顶位置,左手持球的李佑微微降低身体重心,左手小幅度的In and out,接着突然快速背后运球。
晃出半个身位后,李佑换到右手靠着防守人,直插内线。
一些球探看到李佑这样的表现,心中暗暗摇头,笔记本上随手纪录:
“技术细腻,缺乏爆发力,第一步很难摆脱防守。”
当然,也有一些耐心的球探注意到李佑突破过程中没有停球,内线绕了一圈,隐蔽的助攻切入队友轻松拿到2分。
“出色传球视野,时刻掌握队友的位置,战术纪律性极佳。”
看到李佑转换进攻中,极其冒险的送出击地传球,皮球打穿对手的防线,再次助攻快下的队友拿到2分,一些球探又是摇头:
“冒险的传球,对比赛缺乏掌控力。”
而在另一些球探眼中,这样的传球却得到了赞赏:
“充满创造力的传球,胆大心细,基本功非常出色。”
“...”
两极分化的评价,也代表了不同的篮球理念。
不过在这个喜欢落阵地,凿内线,给射手无球掩护创造投篮条件的时代,双方有时候也有共同的评价。
这次康涅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