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话。
“他们两人的破坏范围有多大?”
“准确数据还无法统计,他们的有效杀伤范围大致约为两到三公里,半径!”
(PS:何为有效杀伤半径?在此范围内能把人弄死,就是有效杀伤半径!)
“核弹的有效杀伤半径是多少?”
“十万吨当量核弹的有效杀伤半径约为3.22公里,百万吨当量核弹的有效杀伤半径约为6.93公里,三百万吨当量核弹的······”
没等这位技术人员将背得滚瓜烂熟的数据说出来,某国总统就挥手打断了他。
“也就是说,他们两人的这一次攻击,相当于一枚十万吨当量的核弹?”
“呃,这个、也不能这么说,核弹的可怕之处在于辐射,第一时间的杀伤力不算特别大,而且核弹爆炸时的核心温度高达上亿度,这是他们的攻击不可能达到的!”
技术人员显然深谙政治思维,一手避重就轻运用的滚瓜烂熟。
重点是核辐射与核心温度的问题吗?
当然不是!
重点是段坤和高尼茨的攻击能不能达到十万吨当量核弹的杀伤半径!
某国总统面无表情,只是说了一句。
“通知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