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踏入火星。
在训练的时候,他依靠一个洞穴方案,得到了教官的高度评价。
其实,这也不算郑日强的功劳。
早在2014年,宇航局就搞了一项设计竞赛:如何通过3D打印制造的可持续性火星建筑。
结果有三个方案入围:
第一个设计方案:是把火星基地的外形结构,设计为成圆球形状,好像中国内蒙地区的内蒙包一样。
第二个设计方案:把埃及金字塔的外形融入到了火星基地的设计方案中。
第三个设计方案以洞穴改造为主。这种设计的优点是不受火星气候的影响,冬暖夏凉。
这就是火星基地的雏形,按照科学家的计划,要在火星上建造一个基地,然后逐步发展。
一开始,科学家比较赞同第一、第二两种方案。他们还进行改进,把复杂的3D打印改为组装,他们设计了一种适合火星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这种超轻材料,是一种类似泡沫塑料的半透明材料,类似于地球上的塑料大棚,既可以容许太阳光穿透,又能起到保温的作用,还能阻挡有害的宇宙辐射,取得一定的效果。
不过,这个方案也面临着一些工程学的挑战,比如,怎样把大量的二氧化硅气凝胶运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