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这些胶球态具有奇特量子数,不与普通介子态存在混合。
许多理论研究已经表明,它们与多夸克态的混合也极小。
因此,它们是最为可能,在目前实验上分辨出来的胶球。
而现在,陈舟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没有时间一步步的验证,再调整。
他只有这一次的机会。
或者说,弗里德曼和SLAC,只有这一次的机会。
于是,陈舟开始对照着理论研究反馈到错题集上的内容,不断的深入研究下去。
陈舟所需要的是一套足够完善的,奇特量子数胶球的研究理论。
从而为最后的实验计划,提供绝对充足的把握。
随着克罗斯整理出来第二批文献资料,第三批文献资料……
陈舟也开始了一次次深入的研究,也开始在一个个胶球态中,寻找那个最为可能的,能被寻找探测到的胶球。
“如果构造模型,借用文献中的实验数据,尽可能的利用数学方法,将数学合理化,再在适当的插值电流下,在QCD求和规则的框架内,研究0+-、1-+和2+-奇数球的质谱……”
沿着一条新思路的陈舟,发现存在质量为4.57±0.13GeV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