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眼里,就这样的,你又有什么资格自称仁义呢?
说什么晴州门户大开,赈济天下灾民;说什么楚王心怀百姓,是难得的明主,合该天命所归……呸!
沽名钓誉之辈罢了。
……
舆论战嘛,这一向是蜀王这边的拿手好戏。
蜀王的谋士们更已是在多次的舆论战中,在无数篇飞向齐王的檄文中,练就出了一身纸笔做刀,乾坤颠倒的好本事。
终于,在众多谋士的劝说下,蜀王微微闭目,轻轻一叹,算是点头认可了谋士们的提议。
数日后,蜀地众多州城间,专为撷英榜而设立的撷英楼中,因旱灾缺粮而沉寂了一段时日的书生们又再度飞扬激昂了起来。
学子们高谈阔论,指点江山,挥斥方遒。
有人激动道:“晴州有粮,咱们殿下向晴州借粮了,太好了,百姓们终于能缓过一口气了!”
也有读书人故作冷静道:“可如果楚王那边不肯借粮呢?”
“他必然要借!”
“是啊,他怎么可以不借?那晴州说是开放门户,赈济天下灾民,可是天下那么多灾民,离晴州近的那些还好,离得远的又没有千里神行术,普通百姓又怎么可能只凭自己的力量走到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