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沈大少得了!咱们得去轩宝斋看好戏呢!万一沈秋成了轩宝斋的大师傅,你这以后可就是北街的福地呀!”
沈秋还没开口还价,周围看热闹的群众你一言我一语,老板估计也没碰到过这种局面,不一会就被说的面红耳赤。
老板急了,索性就抛出了一个最低价,三千块!少一分都不卖!
“得了!三千就三千吧!宣德双耳铜炉我要了!”
沈秋干脆把三千二全给了山东老板,用剩余的二百块在他的上买了一尊纯银做成的关公像,关公像比宣德铜炉稍微小一号,差不多成年人的拳头大小。
这种关公像在古玩摊位上比较常见,做工成色都一般,充其是民国前的物件。
倒不是沈秋觉得这关公像多么值钱,纯粹就是讨个吉利凑数而已,鼻烟壶和宣德铜炉才是今天在北街古玩摊的收获。
沈秋的寻宝之路告一段落,人群中站着一个头戴鸭舌帽的男人,帽檐底下露出一副金色边框的近视眼镜,镜片背后折射出渗人的目光。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沈秋的“好兄弟”赵春雷。
赵春雷嘴角微微上翘,露出一抹不屑的笑意:“沈秋,我还以为你真的学到什么鉴宝的秘术呢!转悠了半天才找出这么几样玩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