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秋将几根蜡烛相继点燃,并且将祝枝山的字帖竖起,让蜡烛的烛光光源和字帖上的字迹并齐。
这么一来几根蜡烛的烛光就从单薄的纸面上折射了开来,纸面上的字迹便显得越加的清晰,也正是如此,沈秋的火眼金睛察觉出了其中的蛛丝马迹。
竖排的字迹中,譬如《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这段字迹当中,《连月不开》这几个字分明跟其他几个字的颜色不一般,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小学生修正带涂改作业的即视感。
再比如《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这一行字迹中,“气象万千”这四个字同样也是修正带的感觉。
沈秋着重上手感触了这几个修正带字迹的温度,这一摸便摸出了其中的蹊跷,纸的材质是明朝时期的纸浆,但这几个字是后补上去的,说白了就是这些修正带的字迹都是人为后补上去的。
沈秋大概可以联想到,原先这本字帖的状态残缺不堪的,于是就有人对它展开了专业的修补,用的是调配出来的老纸浆,然后再请高手上来临摹,这样就促成了一本品相完整的字帖,之前木器盒子的局设计的惊艳,那么这本字帖的局可谓是完美至极,十全九美。
如果不是秦轻语无意间的提醒,沈秋怕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