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砚台便是磨墨题字用的,但是在清朝咸丰年间却出现了特殊金砚台。
金砚台并非是用纯金打造,相反它的打造技术反而是特立独行,砚台用的是特殊的颜料,并且在颜料当中特别添加了镀金粉末,这么一来磨出来的便是金黄色的金水,写出来字便也是烫金色、散发黄金华贵效果的金字。
打造出这么一副金砚台并不便宜,砚台的外形、磨工设计都是跟普通砚台区别开来,开凿、打磨、上色都具备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
不夸张的说,金砚台虽说不是纯金打造的,但它的综合价值确实比一块金砖名贵多了,在当年打造一块金砚台至少需要五千两的白银。
五千两白银是什么概念?当年一个朝廷三品官员,两年的俸禄,寻常的老百姓更是消费不起,也只有京城的有钱人和大官才能条件享用这特殊的金砚台。
这就好比如今的奢侈品包包衣服之类的,既存在则合理,金砚台特殊的造型满足了许多有钱人的虚荣心和面子工程,尽管金砚台的造价不菲,但在京城却不愁销路,更有甚者甚至定制了一整套的金砚台放置在家中保管收藏。
古籍《咸丰年记》中更是记载了有人花了十万两的白银特别打造了一块方桌大小的金砚台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