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这个小方式就把愿意乖乖吃大锅饭的人和打劫的人分开了,从而为大数据提供了泾渭分明的数据。
不愿意拿东西换的人肯定会继续去打劫,而愿意拿东西去换吃的人一般不会再去抢劫。
2023年的大数据的时代,在大数据面前任何人都没有隐私。
比如一个人的活动地点,某年某月某时领取了什么食物,通过手机定位又在哪个时间段去过什么地方,包括在那个地点停留了多久,甚至还有聊天监听,财产评估,和消费能力。
不客气的讲你一个星期和情人在哪里什么时间开几次房都能知道。
甚至乌城警方都通过哪里死人发生什么案件,这段时间有哪些人去过这里,卫星拍照抓拍等来锁定嫌疑人。
不久后每人刷身份证就会有个评分,分数越高则说明这人越危险,很有可能干过抢劫杀人等犯法事情。
静姝给汪大昭说的绝对不要被摄像头拍到,不要被扫描到信息就说这个意思,如果一个人老是发生在命案,抢劫案现场,就会被认为‘高危人群’。
有人以为不带手机没有跟踪记录就万事大吉了,但是大数据还会通过这半年你领取到食物,以前的消费能力水平,包括你以前买过什么来判定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