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者评论儒家。
《墨子·公孟》篇批评儒家有“四政足以丧天下”。其一,儒家不重天、不信鬼,导致社会上的恶人毫无宗教敬畏感,民众也失去了批判社会的武器。其二,厚葬久丧,既耽误生产,又靡财费时,加剧生活贫困。其三,弦歌鼓舞,助长统治者的奢侈腐化生活。贵族们的一顿饭“目不能遍视,手不能遍操,口不能遍味”(《墨子·辞过》),如果再沉溺于弦歌乐舞之中,奢侈之风会更加兴盛。其四,宣扬“命定论”,使贵族与平民各安其位,泯灭了民众奋发有为、积极向上的斗志。
儒家的仁,“仁”首先是血缘之爱,以“孝”为中心,然后在家庭宗族、邻里乡党、朋友君臣中次第展开。最具体的变现是,亲亲相互,亲亲相隐。“儒以文乱法。”说的就是,儒家以其仁,孝,扰乱法制的公平公正。
在墨者眼里,儒家是伪善的。
儒家,则指责墨家,无君无父,无父无母,与禽兽无异,墨者无阶级的爱,是被统治阶级所不能接受和不喜的,儒家的提出正好顺应了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得到了支持。
直到战国末期,世间最大也是最对立两大显学依旧是:儒墨。儒家得到官方的支持,而墨者都是自身有知识的小手工业者,自给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