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后,扇贝一下子就上了唐人的餐桌。
因为从前大家伙对贝壳类没什么想法,所以近海海底有着特别多的贝壳资源,扇贝自然也不例外。
林家庄的渔夫们拿着三叔公特意打造的大靶子,再放上拖网,开着船在近海开个几海里,把拖网和大靶子捞上来一看,一网就能网到上万个!
扇贝的买卖是粉丝的搭头,因为量大,并不能卖上什么高价的。
但架不住扇贝是无本买卖啊,只要开着船费点力气去捕捞,就能换钱,海民们又有什么不愿意的?
起初货物最多的渔船码头上,还只是林家庄一个地方在卖扇贝,渐渐的这股风就刮了开。
华夏人最不缺的就是跟风速度了,能换钱的事,大家肯定上心。
不久之后,码头和市场上的扇贝,就多到一文钱就能买一斤的程度。
因为太便宜了,不少普通老百姓也开始买起来。吃不起当红的新菜蒜蓉粉丝蒸扇贝,就吃个扇贝也能过过瘾。
三千斤的粉丝听起来多,但其实真正进了市场根本就不经卖的,几天功夫就全卖光了,最大的主顾就是各酒楼和贵族之家。
卖完了番薯粉丝,自然就又到了分钱的时候。
这次分钱是跟各家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