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鄮县是没有这样豪奢的,但这不是萧翀来了之后就建了盐场嘛。
因为先进的晒盐之法,以及官府的背景及销售渠道,盐场说是日进斗金都不夸张。
也就是因为来自兰陵萧氏的萧翀背景够强,这个制盐之法又是他公开的,且大唐目前的盐场以私营为主,掌握在各大家族手里,所以越州刺史才抢不过当今的鄮县县令,只能眼巴巴看着。
要不然盐场现在姓谁都不好说了!
当然了,灯楼这种象征当地经济强盛、供人娱乐之物,全让官府出资那是不可能的。
按县衙的说法这都是为了当地乡绅的脸面,乡绅怎么能无动于衷、不赞助一番呢!
现在鄮县上流社会之中普遍认为连公鸡路过县衙门口,都得被萧翀拔下十根毛!
但萧翀也不是纯粹吃独食的人,盐场的收入一二七分账,七分入朝廷公账,二分由越州及鄮县上下有品级的官员(林婉婉也属于有品级的官员之一)共分,还有一分属于兰陵萧氏。
大家雨露均沾,皆大欢喜,维持平衡。
当初萧翀本可以完全以萧家的名义私办盐场的,他们萧家有这个权势控得住盐场,且也符合大唐整体的盐场环境。
但他没有,他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