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现自己对于能有“书”看,是如此渴望。
他指挥着自己的小“座驾”,凑近“鸡肉哥哥”的书桌前。还好,书桌高约1米左右,被抱着的聪儿,小脸正好可以看得到桌上的竹简:杀青过的竹简,被牛皮绳编串成一卷一卷,有几卷卷好的,垒在旁边,而正在读的那一卷,被摊开了一段,从右向左,上面写着一些从侧面看不太清楚的文字。
辛吾仔细观察了一会,他发现这里的竹简是在青(正)面涂漆后刀刻,而不是用毛笔在黄(背)面墨书;竹简上的字体有乌虫意,而不是篆书中典型的健筋硬骨、端庄齐整。
他回忆起当年学书法时老师有讲过,在春秋时期,吴、越、楚、蔡、徐、舒南方诸国流行乌虫篆,所以推测这上面的字体可能就是和吴国一样的鸟虫书。但这种字体又有别于刻在青铜器上的鸟虫书,往礼器上刻的那都是正规端庄的书体,而刻于竹简上的应是日常应用通行体,其横划有蚕头燕尾之势,已很有些春秋隶草的最初笔意。
不出意外,这书桌上,应该有刀,否则怎么刻写这些竹简呢?
辛吾仔细往桌面右侧瞅了瞅,终于发现了一个刻刀模样的木柄金属物件。
那么笔呢?不会没有笔吧!他又往桌上瞅,终于发现了一个